返回

大明:我的学生是朱元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5章存天理,灭人欲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他们这一代人,追随朱元璋,自凤阳起兵,一路之上,从江上杀到海上,从江南水上,杀到塞北大漠,他们为谁而战?

    为子孙后代而战!

    既然魏国公说,将来建州女真会威胁到自己的儿孙,他们不在乎替后世儿孙把这一仗给打完!

    “杀贼!杀贼!杀贼!”

    “明军,威武!”

    听着部落外的杀声震天,整个建州女真的所有人,都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他们不是不知道,自己已然身处,必死之地,但是即便如此,他们也还是不知道,该如何去做。

    看着面前一面面“明”字大纛,如同海浪一般向他们奔涌而来,精铁铸就的甲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
    而他们的手中,甚至还有不少用鱼骨磨制的箭头,这仗怎么打!

    战马的嘶鸣声响彻辽东。

    明军甚至都不需要准备什么工程器械,他们那简陋的木质栅栏,仅仅用大炮轰击一轮之后,便已然是千疮百孔了。

    随着部落城墙的陷落,接下来,便是明军单方面的收割了。

    看着远处的建州女真,徐达跟汤和两人更是顾不得许多,亲自披挂上阵,冲到了万人阵前。

    无论是徐达还是汤和,两人都知道,他们岁数大了,这一仗,很有可能是他们这一生打的最后一仗了。

    他们的行伍生涯,将在这座寨子里,彻底画上句号。

    因此他们更不想,也不甘心,躲在后面。

    更何况,女真的刀,砍不破明军的甲胄,女真的箭,射不穿明军的头盔,何惧之有!

    这是领先一个时代的文明,对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的文明的碾压!

    眼前的女真人,几乎毫无还手之力!

    在辽东繁衍了数百年的建州女真,此时就像是一块被摔在了地上的奶酪一般。

    直到当明军冲进营寨之时,徐达才彻底的明白了,为何成吉思汗的子孙,会近乎狂热的向西征服,这样近乎降维打击的征战,是真的会上瘾的!

    刚刚入秋,辽东的天气已然明显的凉了下来。

    徐达跟汤和不敢耽搁,留给大明的时间已经不到一个月了。

    必须要在这一个月之内,结束这一仗,不然的话,等到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,明军将不得不退回辽河以西,待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之时,再想找到这些女真人,那可就难如登天了。

    辽东行将入冬,而在千里之外的金陵,却仍旧是盛夏时节。

    翻看完了这几日辽东奏报朱元璋,也继续看起了朱标送上来的六部变法细则,心里想着大明变法的事宜。

    朱元璋的心里也不由得有了一点点小想法。

    此番孔希学入京,无意之间便使得大明的变法推行,顺利了不少。

    用衍圣公来对付读书人有多好用,朱元璋可是太知道了。

    不是说咱辱没了圣教吗?

    咱就先从孔家改起!

    朱元璋这么想,其实也不是偶然的。

    从王莽开始,历朝变法的时候,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,动不动就会选择,托古改制的办法。

    比如西汉末年王莽变法,便是托古改制,明末之时西学东渐,亦是声称西学乃中原上古所创,不过是失传了罢了,西学东渐是为往圣继绝学,清末之时的孔子改制考也是出于此等动机。

    不过显然,朱元璋并不是很想,七拐八拐,假托孔子的名义去变法,咱直接让孔家的后人站过来不就完了?

    你士大夫说你才是孔家传人?

    不好意思,你就算是再纯的传人,能有孔希学纯?

    什么?

    说孔希学不一定是孔家后人?

    敢对洪武朝的读书人说这句话吗?

    信不信刚一出门,就有人找你玩命!

    其实朱元璋也可以诏孔希学入宫,降一道严旨意,逼孔希学就范。

    但朱元璋思来想去,还是最终决定趁着孔希学还在京城,带着去任以虚那里多溜达溜达。

    毕竟刘伯温、李善长他们,在去了几次任以虚那边之后,也都对任以虚佩服的五体投地的。

    起码这样一来,不会授人以柄,大不了孔希学实在不愿意,自己再降旨逼孔希学就范便是了。

    原本朱元璋还以为,孔希学会跟往年一样,坚定的拒绝,而后尽早返回曲阜。

    万万没想到,朱元璋刚跟孔希学开口提了几嘴,孔希学竟然满口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洪武年间的孔家,其实还不似清末之时的孔家那般。

    虽然有宋一朝,将孔家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    但是那对于孔家来说,只有随着赵宋南迁的南宗,受到了优待罢了,北宗也就是大部分的孔家人,过的是什么日子?

    渊之盟之前,辽人时而南下劫掠,过了黄河便是曲阜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渣渊之盟,四海承平,天下各地的百姓,都能过两天安稳的日子了。


第65章存天理,灭人欲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